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袁勁松(左),袁小春父子倆在袁家老宅前。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袁了凡於1533年(即嘉靖十二年)出生於嘉善縣的魏塘鎮,於1606年夏天逝世。有些袁了凡簡介資料稱,他的故鄉為江蘇吳江,但根據袁了凡所留 下的作品來看,他稱自嘉善縣的書生為“同袍”,因此嘉善縣才是他真正的故鄉。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稻盛和夫:在日本四大“經營之聖”(另三位分別是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、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、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)中,他是年齡最小(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)而被尊為“聖”的。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,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。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(現名京瓷Kyocera),52歲創辦第二電電(原名DDI,現名KDDI,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),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。

稻盛和夫談宿命人生和美化心靈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空法師,是與聖嚴、星雲等合稱為“當代四大名僧”,以他的講座編成的講佛系列之《淨空法師講<了凡四訓>》一書中,對《了凡四訓》作了詳細、透徹的闡述。《了凡四訓》是淨空法師接觸佛法第一本念的書,它對淨空法師的影響非常之大,可以說影響了一生。《淨空法師講<了凡四訓>》是淨空法師於2001年4月16日在鳳凰衛視攝影棚起講的,這是將原文逐段闡釋的一個講座,是閱讀《了凡四訓》的基礎入門書。

近代佛門高僧,印光大師,一生極力提倡讀誦此書,並不斷鼓勵大家認真研究、實行、講說,以培福修慧、淨化人心。他的弘化社,印送此書約有百萬冊以上,足見它的重要性。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利根直探心源——頓修

聖賢之道。唯誠與明。聖狂之分。在乎一念。聖罔念則作狂。狂克念則作聖。其操縱得失之象。喻如逆水行舟。不進則退。不可不勉力操持。而稍生縱任也。明之一字。乃存養省察。從凡至聖之達道。然在凡夫地。日用之間。萬境交集。一不覺察。難免種種違理情想。瞥爾而生。此想既生。則真心遂受錮蔽。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。則愈趨愈下。莫知底極。徒具作聖之心。永淪下愚之隊。可不哀哉。然作聖不難。在自明其明德。欲明其明德。須從格物致知下手。倘人慾之物。不能極力格除。則本有真知。決難徹底顯現。欲令真知顯現。當於日用云為。常起覺照。不使一切違理情想。暫萌於心。常使其心。虛明洞徹。如鏡當台。隨境映見。但照前境。不隨境轉。妍媸自彼。於我何乾。來不豫計。去不留戀。若或違理情想。稍有萌動。即當嚴以攻治。剿除令盡。如與賊軍對敵。不但不使侵我封疆。尚須斬將搴旗。剿滅餘黨。其制軍之法。必須嚴以自治。毋怠毋荒。克己復禮。主敬存誠。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。曾子之三省。蘧伯玉之寡過知非。加以戰戰兢兢。如臨深淵。如履薄冰。與之相對。則軍威遠振。賊黨寒心。懼罹滅種之極戮。冀沾安撫之洪恩。從茲相率投降。歸順至化。盡革先心,聿修厥德。上行下效。率土清寧。不動干戈。坐致太平矣。如上所說。則由格物而致知。由致知而克明明德。誠明一致。即凡成聖矣。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摘自淨空法師《阿彌陀經要解講記》 布施,不要怕自己沒有了。一般人為什么不肯施?他心裡有疑、有恐怖,怕的是我施了之後,我自己怎么辦?他們擔心這個,所以他不敢布施。他也曉得布施好,不敢,有疑、猶豫,對於事實的真相不了解,對於道理不明白,才有這些顧慮。其實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不敢相信,這個難關在此地。我們今天以賺錢來說,財布施,我們的錢賺得好辛苦,生活很艱難,哪有那么輕易就布施掉?縱然我們做,你的家親眷屬、周邊的人都說你學佛迷了,學傻了,學佛怎么可以這個學法?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?也有一點道理,不能說沒有道理,但是也不是完全有道理。我勸人學佛,首先要把《了凡四訓》念三百遍,做為你學佛的基礎,你真正明白因果報應。我們人一生,在這個世間“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”,你一天吃多少,喝多少,用多少,命里注定的,這一點不假。命怎么注定的?是你前世所修的,你這一生所得的財富,是你前生財布施的果報。你過去布施得多,你這一生髮大財。所以我們看到大富大貴的人,懂得佛法的人不會羨慕,為什么?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他種的好因,他當然要得好報,這一定的道理。我們明白了,我們今天種好因,來生就得好的果報,我們也有,我們比他更具足,所以要懂得種因。 佛教給我們財富是果報,財布施是因,施財得財富;聰明智慧是果報,法布施是因,你能修法布施,自然就開智慧;健健長壽是果報,無畏布施是因。我們能用真誠心、恭敬心、清淨心,修三種布施,果報自然得到。不要求,自然得果報。你得到果報能夠更布施,你將來這個果報輾轉,真的是廣大無有窮盡。你相信,你才肯做,你才能得到這個果實。 佛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道,成佛之後還要倒駕慈航,你問他,他做些什么?這三種施圓圓滿滿的包括了。諸佛菩薩沒有別的事業,就是修布施,他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,最好的典範。佛菩薩距離我們遠了,在中國近代,我們看到淨土宗的印光大師,禪宗的虛雲老和尚,這是我們中國佛弟子在近代出家人當中最敬佩的兩個人。他們兩個人一生幹些什么?一生都在做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人家拚命在做,一點不懷疑,一絲毫都不保留,圓圓滿滿的布施,得的果報也是圓圓滿滿。這是近代我們能看到的。
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如何知命,而來改命呢?】

對於一位出身清貧,又對“易經、命理”有興趣的人而言,絕對是非常想要從“知命”而到“改命”的!

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