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袁勁松(左),袁小春父子倆在袁家老宅前。

靠近人民橋的地方,有一條一米多寬的小弄堂,叫袁家弄弄髒邊上,有一間店面,賣一些傳統糕點袁勁松和袁小春父子倆就住在弄堂裡,店面也是他家開的。

“以前,人民橋這邊的一大片都是袁家的宅子。”今年88歲的袁勁松,從小就住在袁家大宅子裡,對幾十年前的老宅樣式,他記得非常清楚。對大家族的那種嚴謹家訓,他同樣印象深刻,並深入骨髓。

老宅里的嚴謹家風

袁勁松找來一張白紙,給記者畫了老宅的大致模樣,老宅有著江南水鄉大宅院的典型格局。

對著市河是高大的牆門。進入牆門,是天井,往裡是大廳。袁勁松清晰地記記,大廳名為亦政堂,大廳正面懸掛著“亦政堂”大匾額,兩側各掛著“節孝”小匾額。“匾額是清嘉慶年間掛上去的,落款上有。

穿過亦政堂,是長長的天井,往裡是後廳,也就是傳經堂。再往裡,則是廚房,臥室等。

“宅子是兩層木結構,天井兩側有廊樓,所以樓上也是貫通的。”袁勁松說。

至於,在袁家住宅的後面,還保留著老宅子的部分建築,包括後廳,廚房,臥室等。而後廳的格局,是典型的“明廳暗角”。

袁勁松說,生活在大宅子裡,家教很嚴,做事做人都得規矩矩。父親經常教導他,做人要誠懇,勤勞,節儉。這三個詞,成了此後袁家的家訓也成了袁勁鬆的做人原則

袁勁鬆的祖父叫袁百忍,是袁黃的第十三世孫,到他,已經是第十五世孫。“祖父名字的含義是”能忍則安“,意思是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毛躁。從祖輩取名,就可以看出我們家的家風了。“袁勁松說。

識文斷字,這是大宅院裡的“規矩”之一,袁勁松那一手端正秀氣的字,就是小時候求學時打下的功底。他小學畢業時,正逢日本鬼子打過來,學校不能再讀了,他便在長輩的安排下,進入私念讀了三年書。

私塾老先生教導我們的是一些傳統知識和道理,如對待人要和氣,對己要謙慎等。袁勁松說,這些道理,他至今銘記在心。

堅守家風的袁家後裔

袁小春是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祿齋蘇式月餅製作技藝的傳承人,袁家弄前所售的糕點,就是他自己做的。而在黎里古鎮的老街,生祿齋糕點店開張不久

“我最近才發現,生祿齋從創立開始,就有我們袁家人的身影。”袁小春拿出一張生齋的發展簡史圖,生祿齋的發起人中,就有他的祖輩,而傳到上一代,合夥人之一是他的伯父。到了袁小春這一代,生祿齋的傳承者,只剩下他一人。

在袁小春看,袁家歷代文人輩出,講究的是禮治。到了他這一代,雖然時代緣故,無法在“文”上面發展了,可禮不能丟,“老祖宗了凡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,作為他的後代,不能丟了袁家的家風。了凡留給後人的,最寶貴的就是一個“誠”字。

袁小春所做的糕點,堅持採用正宗的地產原料,純手工製作,從不用添加劑。“你看這個青團子,一個多月了,還是青絲絲的,如果不加添加劑,放這麼長時間顏色還能這麼艷?“他拿出了一個從市場上買來的青團子,分析給記者聽。

他認為,傳統糕點沉積了上百年的技藝和文化,無論口味和營養,都有其獨特之處。但現在,很多傳統糕點改良了,不僅丟了傳統工藝,還丟了傳統配方,已經不能稱為傳統了。

袁小春也在摸索,以期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,但前提是,配方和製作工藝大體不變。“變了,就不叫傳統糕點了。

很長一段時間,他為手藝的傳承而困擾。採訪中,他告訴記者,大學畢業的女兒放棄了原來的工作,回來幫他們,全家人要一起撐起生祿齋的百年品牌。

袁家傳承的脈絡

從20世紀60年代起,張舫瀾就開始收集袁黃的有關史料。袁勁松系袁黃的後代,這也是張舫瀾從史料中發現的。

袁黃的高祖名叫袁杞山,葬於蘆墟北袁家浜。南社詩人沉昌直的遺著“吳江沈氏長次二公剩稿”中,有一篇文章專門考證了袁杞山葬於蘆葦的史實。

袁黃的父親叫袁仁,他與唐伯虎,文徵明等人交好,也是當時的名人。袁仁著有文集“一螺集”,是袁黃親自編輯的張舫瀾說,他收有一本“一螺集“孤本,曾有人出10多萬元購買,但他沒有賣。

“一螺集”中有一首詩,題為“哭唐伯虎”,其中寫道:“敝履殘裘折角巾,石湖零落更傷情十年知己燈前淚,兩字功名地下塵”。

從這首詩,可以看出袁仁與唐伯虎有著十來年的知己感情。“袁仁的遭遇與唐伯虎有些類似,仕途失意。他的高祖因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建文帝,差點被滅門,後被迫遠走他鄉,輾轉定居蘆墟。此後,袁氏後人一直遠離科舉。“張舫瀾說。

到了袁黃這一代,靖難影響已淡去,袁黃在萬曆十四年中進士,後任天津寶坻知縣。袁黃的後代中,也出過進士,如第九世孫袁松巢,1850年中進士,選為翰林院庶吉士,此事“蘆墟鎮志”上有記載。

袁黃的第十三世孫袁復新,師從南社詩人沉昌直,畢業於湖南大學,後至上海工作並定居,一年多前辭世張舫瀾至今還留袁復新與他的來往書信。

鏈接

了凡留給後代的財富

張舫瀾認為,袁黃對後人的重大貢獻中,除了“了凡四訓”,還有“了凡綱鑑”和任職寶坻時的善政。

“凡凡綱鑑”是一部編年綱目體的通史,類似於“資治通鑑”。據說,袁黃的“了凡綱鑑”得到皇帝御批,成冊出版後,當時士人幾乎人手一冊。甚至一直到了民國時期,它仍然是重要的史書。有資料記載,魯迅,毛澤東對這書都很重視。

袁黃對天文,術數,水利,軍政,醫藥等無不研究,知縣寶坻五年多,他修水利,促墾荒,倡教育,強邊防。

“寶坻原來不產水稻,袁黃就改良當地土壤,從蘆墟老家請來種糧老農,手把手地教當地人種糧,讓水稻成了寶坻主產。”張舫瀾說,袁黃愛民如子,政績卓越,為後人留下豐富的知識財富,也留下了深厚的精神財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